如果说长城代表了中华文化坚毅沉稳的一面,那么贯通南北的中国大运河,则代表了中华文化包容开放的一面,是神州大地上留一道不朽的印记。
京杭大运河
在广袤的中国版图上,大运河驰骋奔流了2500多年。从诞生的那天起,她先后孕育、催生、哺养了几十座运河城市,这些城市,不仅集中体现了大运河2500多年来的文化特征和文明本质,而且成为阐述大运河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成为大运河的最高历史表现形式。
常州,是一座始终与大运河相伴相随、不离不弃的运河之城。运河常州段也是江南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次展览着重表现的主体。展览共有五个板块的内容:
前三个板块分别为《运河往事》《运河新韵》《运河风情》,通过图片的形式,生动展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印记、现代新风、人文风情。
第五板块《千里运河图》是信息可视化的设计作品,通过对京杭大运河多维度、多角度的数据搜集,并用VR互动的方式向大众科普京杭运河相关人文历史知识,为展览增添了科普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尽管展出的作品无法全面、完整反映大运河厚重的历史文化,只能作为历史的碎片,用图像记忆的轮廓,来拾起逝去的光阴,以唤起你我的美好回忆,也对大运河美好的明天寄予最真切的展望。
部分展品赏析
1970年代。大运河常州西门段的西仓桥,为常州西门连接三堡街与西直街的要道,附近原有江西会馆、全闽会馆等,特别是被称为常州都江堰的“石龙嘴”坐落于此,雪后仓桥更具人文历史的厚重。
1970年代。滚滚运河跨过长江,途经常州,向苏杭奔流。常州东门运河两侧,历来商贾云集,名胜古迹众多。
1930年代。古运河北的文笔塔始建于南北朝萧齐时期,为太平寺内的七级浮屠。因塔为太平讲寺的附属建筑,又称太平讲寺塔。
建于1921年的戚墅堰发电厂,位于大运河戚墅堰段。
吴建伟 辉映仰苏阁
京杭大运河常州东段运河与市河交汇处。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运河大桥。
常州红梅阁。
常州青果巷。
江南运河孟河段,万绥东岳庙戏台。
顾长华 汉风流长
转自: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