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山湖区,现在看到的渔民大都陆居,但还是能够看到不少逐水而居的渔民。
逐水而船居,过去为窝篷船,现为楼子船。一家老小生活和生产两种功能的窝篷船亦叫连家船、座船、家小船,大小不等,大可二三丈的网船,小则七尺不足的小舟,还有不大不小的滑子。连家船前舱储藏东西,中舱住人,后舱安放炊具,锅碗瓢盆,油盐酱醋,锅灶上搁一板为菜案。中舱又分两个舱,前边的一个分两层,下层住老人,上层住小孩子,后边的一个是女孩的闺房或儿子、儿媳的卧室。窄狭的后舱则养着活鱼,艄后笼养鹅鸭,网罱罾箔、鱼叉篙棹置于舱顶或舷上。旧时,由这样一家一户的连家船,十几个,几十或上百条船,便组成宗法型的船帮。
船帮,是历史上以生产方式和捕捞工具不同而自然分成的。主要有网帮、箔帮、罱帮,还有大船帮,载货帮等。网帮是由拉网捕鱼虾为主的大网船组成的,每家或好或坏都有一只连家船和生产用的小舟留
子。船大网多,家大业大,在湖里网帮也称富帮。箔帮,又称枪帮。春夏秋三季,下箔捕鱼;秋末,冬季封湖后,猎雁捕鸭。箔帮渔家,每户多是一只连家船,一杆,或两杆,或三杆鸭枪,还有猎鸭的小枪舟留 子。罱帮,是以罱鱼为主附以其它捕捞方式的船帮。罱帮渔家,一般为一只小船、一副罱、一把叉,艄后笼养几只鸭,过去罱帮最苦,有渔歌唱:“一条小船八尺长,渔网片子当衣裳”。
帮内一般对人尊称“老大”,年龄小的则称“小老大”。帮里每人都有“护身符”,上面写着帮内几代人的名字和“盘海底”的方法。“盘海底”即盘问对方,如答对了即认为帮内人,行船打鱼,互相帮助;答不上来即行同陌路。
船帮一起赶鱼、逮鱼、砸凌起草,比单干确实是事半功倍。旧时,黄河又常决口侵袭,使得河湖并溢,浪大流急;再者是风暴雨雪的侵扰,船翻人亡时有发生。因此,渔民需要集体的关心、保护和协作。
建国后,渔民结束了在湖上飘泊的生活。从20世纪70年代始,国家多次拨巨款修筑庄台,使渔民安居陆上,他们既有连家船又有青砖瓦房,船帮的组织形式已改为村、组,帮内一些好的传统仍发扬光大,连家船由过去的木板船、水泥船换成了钢板船,船舱里也像陆上房子一样,隔成一个个单间,靠近船舵处的“楼子”,供做饭、休息、娱乐、宴饮之用,楼子顶上有姹紫嫣红的花草和闪亮的电视电线,俨然一所美丽的庭院。
(刘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