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东济宁文化旅游十大年度新闻

2024-01-02   | 来源: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济宁文旅系统高奏诗和远方的交响曲,以更重品质、更重融合、更重场景的显著成效,抒写了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回首这一年,我们有太多的感动和故事,诸多成绩的背后,是我们共同的拼搏和汗水。那一个个济宁文旅发展坐标上的高光时刻,是对“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最好诠释,也是我们坚定信心、整装再出发的新起点。近期,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评选了2023文化旅游十大年度新闻,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揭晓,让我们一起聆听济宁文旅迈出的铿锵足音······

1.全省唯一、全国十佳!济宁文旅入选全国旅游促消费创新实践典型案例


12月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中国报业协会指导,中国旅游报社等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江西省赣州市举办,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经前期各地推荐、专业遴选、专家评审、网上投票等环节,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总结申报的《山东省济宁“景区+”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成功入选2023旅游促消费创新实践典型案例,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全国十佳案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是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化品牌活动,评选的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是全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这是十年来我市首次获此荣誉。


2.两大国家级文物会议在我市召开


5月21日至5月23日,全国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工作总结会在济宁市举办,曲阜孔庙及孔府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项目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曲阜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11月3日,国家文物局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座谈会在济宁市召开。

21个项目获2024年度省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立项,立项数量全省第一;获2023年度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资金4428万元,资金数量全省第二;获2024年度国家级文物保护资金4783万元,资金数量全省第一;3个案例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优秀案例,入选数量全省第一;3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山东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入选数量全省第一;116通(方)重要碑刻石刻文物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邾国故城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进展,被国家文物局作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行发布;《工匠之光耀曲阜——古建筑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弘扬》入选山东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圆满承办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2023年工作会议暨文创商品展、山东省2023年度4·18国际古迹遗址日主场城市活动。


3.圆满举办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济宁分会场活动


来自云南等7省400余名演职人员在济宁参加3台杂技剧、1台组台节目共8场演出,观众超过6500人次、上座率突破90%;54家媒体直播,覆盖观众1600万人次。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被文旅部、省政府授予“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我市节目《韵·花样顶技》、杂技剧《梁祝》被评为优秀节目,《梁祝》在闭幕式上演出。济宁市出席文旅部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新华社等26家媒体现场报道。这是近十年来我市再次承办由文旅部举办的全国最高级别的专业艺术展演活动,展现了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艺术风采。

今年来我市艺术创作成果丰硕、精品频出,演艺项目《金声玉振》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为全省唯一入选项目;大型山东梆子近代戏《竹竿巷》入选省2023年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选题作品;2022山东省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扶持项目原创肢体剧《老人与海》立上舞台,话剧《桂梅老师和她的孩子们》通过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验收;山东梆子小戏《闯关赴任》入选2023年度全省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项目;我市4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立项数量居全省第一,在全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座谈会上典型发言。滑稽《岁月》荣获第十三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杂技类一等奖。


4.打造全国研学高地的“济宁实践”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打造国内研学旅游高地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加快推进研学旅游基地建设、线路设计和产品研发,打造个性化研学旅游品牌,研学旅游呈现蓬勃发展之势。2023中国·济宁研学旅行创新发展大会于7月19日-20日在尼山圣境举办。文化和旅游部科教司负责人和省内外领导嘉宾,研学领域专家及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参加活动。省政协党组成员、省社科联主席唐洲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永生,中国旅游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班若川等致辞。开幕式上,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冰进行文化济宁推介。期间举行了“中国济宁研学旅行创新发展观察基地”揭牌、首发团授旗,中国研学旅行创新推广联盟启动等仪式,发布中华研学《济宁宣言》、举行高端对话。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曲阜师范大学签署研学旅行合作框架协议,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同程、携程、美团等企业和研学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第四届全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上,我市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获优秀组织奖;4个案例入选2023年山东省研学旅游创新发展、创新产品案例,入选数量居全省第1位。


5.济宁市连续两年入选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


2023年12月6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公示了2022年度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名单,邹城市成功入选。这是自2022年全省开展文旅康养十强县创建以来,我市继曲阜市之后成功创建的第二个县(市、区),实现连续两年有县(市、区)入选。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把文旅康养工作作为引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文旅康养强县三年创建计划,加强政策研究、申报储备、遴选推荐,确保政策争取取得实效。加快邹城市大洪沟民俗文化村等9个在建文旅康养项目建设,打造儒风运河休闲之旅、生态乡村休闲之旅等文旅康养主题线路,创新文化润养、旅居度假、休闲观光等文旅康养产品,丰富研学、中医药、温泉、休闲、体育等文旅康养业态,走出了特色的“文旅康养+”路径。


6.2023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启动仪式在济宁成功举办


为响应习近平主席2022年复信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师生的号召,7月7日,“2023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启动仪式在济宁成功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冰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辞,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艳华主持仪式。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万铤、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发起人阿佐帕迪等嘉宾出席活动并致辞。启动仪式上,全国首家“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和旅游研修基地(济宁)”正式揭牌。来自马耳他圣玛格丽特的中学师生参加启动仪式,并赴曲阜实地体验传统文化。中国旅游新闻网、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文化网、中国文艺网、文旅中国等行业媒体重点关注并点赞此次研学活动。


7.我市3个项目获第六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12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项目名单。我市“沉浸式文化夜游新实践”、“教师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和师德教育中的创新实践”、“济宁汉画文化‘两创’实践”3个项目荣获第六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数量居全省第二。

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是经中央批准的省级文化创新最高奖项,由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主办,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评选30个文化创新优秀成果,旨在表彰奖励近年来文化创新实践成果,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意识,开创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新局面。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作为深化文化创新、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突出“勤、优、细”,认真抓好组织发动、把关指导、申报推荐工作,最终3个项目从全省180余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喜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3个获奖项目涵盖文旅科技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等多个文化创新领域,紧密联系实践,在观念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创新性、示范性和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充分展现了我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彰显了新时代“文化济宁”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

在不断提升我市文旅科研水平的同时,文旅信息化也再创佳绩。8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我市申报的“尼山圣境文化夜游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入选24个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项目,为推动我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再添新活力。


8.群众文艺创演并重擦亮文化惠民服务品牌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满足新时代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群众写、群众演、群众看,坚持群众文艺创作与演出并重,以创作提升演出,以演出落地创作,以高水准的群众文艺作品,以高品质、高标准的公共文化供给,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2023年,全市参与创作人员达到800人,全年新创群众文艺作品340个,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文艺活动2.6万场。全民广场舞大赛、青年歌手大赛、“黄河风·济宁情”全市群众性小戏小剧汇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形成闪亮的地方文化品牌,线上线下观众达400多万人次。一批优秀的群众文化队伍代表我市参与省级以上比赛,其中我市广场舞作品《青山绿水人欢笑》荣获“引领新风尚 欢跃新时代”山东省广场舞展演一等奖,同时代表我省参加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荣获全国优秀广场舞团队称号;我市合唱代表队荣获“礼赞二十大 启航新征程”山东省群众合唱展演活动一等奖;原创作品山东梆子小戏《鲁锦情》和《锦缘》分别荣获“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金奖和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擂台赛金奖,一大批群众文艺作品和文艺节目脱颖而出,进一步擦亮了“儒学原乡 文化圣地”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9.举办济宁市2023年全市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2023年9月6日至8日,济宁市举行2023年全市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推进会,项目观摩历时3天,共观摩全市26个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集中展现了全市近年来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成果,激发各县市区奋勇争先的内生动力。济宁市坚持把文旅项目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硬支撑,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探索构建“招引、落地、提升、保障”四位一体全周期项目推进机制,策划17个重点招商项目,建立362家文旅企业库,推进鲁源小镇、复兴之路文化科技等19个重点在建项目建设,为文旅企业新增文旅贷款12.92亿元,全力打造文旅发展新引擎,在全市上下营造出大抓文旅项目、抓大文旅项目的浓厚氛围。


10.济宁文旅十大营销活动构建“赶潮、破屏、出圈”全媒体宣传矩阵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思维方式,围绕“引客入济”和提振文旅消费目标,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媒体植入、公众参与”的营销联动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在全省率先与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旅游相关企业分会、媒体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日本旅行株式会等旅行社签订旅游合作协议,设立香港营销推广中心。推出9大精品线路,策划“文化济宁”巡回推介会、“周游济宁”旅游线路(产品)创新设计大赛、“走进孔子·研学圣地”济宁研学旅行推广季、2023金秋双节直播季电商网购节暨文旅嘉年华;“春游济宁正当时”踏春赏花季、“炫彩金秋漫游季”、“畅嗨济宁趣冬游”、“金牌导游带您游读济宁”新媒体宣传、“在济宁发现中国文化”全媒体营销、“文旅济宁”(Cultural Tourism in Jining)国际新媒体矩阵传播十大营销活动,拓宽文旅宣传营销渠道。赴上海、郑州等地举办推介活动21场,“文化济宁”高铁列车首发。40处打卡点入选全省春夏秋冬“网红打卡地”榜单,“游读济宁—百人创作行动”入选省旅游宣传推广十大优秀案例,济宁文旅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叫响,推动“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 文化济宁”旅游品牌形象“赶潮、破屏、出圈”。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