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市公布“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牵头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项目纳入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20项重点民生项目清单之一。

该重点民生项目内容为充分发挥市文化中心、济宁大剧院等平台作用,提升县(市、区)文化“会客厅”规模档次,增加高品质文化服务供给。深入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工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万场、送戏下乡70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万场。开展科普进社区、进乡村等科普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一批文艺精品。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村庄景区化15个,培育市级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文旅融合发展样板村。举办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乡村旅游活动。举办第五届济宁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进社区、进机关,以全民健身日为契机,举办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为常态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动力,切实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市文化和旅游局立足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围绕涉及贯彻新发展理念、文旅公共服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充分了解基层诉求和群众期盼的基础上,集中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同时定期调度推进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借助济宁大剧院平台增加高品质文化服务供给,已引进高水平演出32场。深入实施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文化惠民工程,截止6月28日,共完成戏曲进乡村演出6169场,戏曲进校园演出238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已进行了19353场。组织开展了“永远跟党走”市民艺术节系列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以及读书朗诵大赛、阅读推广、讲座培训、艺术交流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性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1-6月份,全市共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0176场。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市山东梆子剧院创排的山东梆子大戏《梦圆黄河滩》勇夺山东文化艺术“优秀剧目”奖,这是山东省舞台艺术的最高奖项,全省仅十部大戏获奖。在7月2日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济宁市倾力创作的音乐类作品《中国路》、戏剧类作品《心灯》等4件新创作品获得“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群众艺术优秀作品奖”,获奖总数位居16地市第一名,占全省获奖总数的五分之一,成为获奖数量最多、入围作品数量最多的地市。济宁艺术剧院推出的《长征路上的少年军》已进行了专场演出。济宁市杂技团原创滑稽作品《岁月》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是我省23年来首个获得金菊奖的滑稽艺术作品,实现了山东省魔术艺术、滑稽艺术的重大突破。市委市政府为市杂技团颁发奖金20万元。举办第五届济宁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截至目前,开展各类文化旅游主题活动98项共787场次,参与群众87.6万人次,通过“济宁文旅”公众号发放6批惠民消费券170万元,涉及文创产品、图书报刊、文艺演出、旅游休闲等300余种产品及服务。6月17日我局作为文旅领域全国唯一代表在国家发改委《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新书发布暨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济宁市6个村获评2020年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入选首批山东省精品文旅小镇3个、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23个。